近日,《紐約時報》財經報道稱,一些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人表示,今年的年終獎金大幅縮水,反映了該行業的瓶頸,甚至逐漸下降。當他們聽說年終獎縮水甚至被取消時,他們開始動了辭職轉行的念頭。

(圖片來自Pixabay)
更令人驚訝的是,根據中智咨詢2022年發布的《2022年企業年終獎金發放計劃研究報告》中,74%的公司計劃在2022年發放年終獎金,人均2.19萬元,月薪總體為1.8倍。所以那些年終獎縮水的農民工無疑是“平均”的。畢竟,賺得更多的公司可能會賺得更多,而表現一般的小公司則相反。
小雷了解到,去年電子商務人員如此悲傷的原因之一是,在雙11期間,倉庫擠壓了成千上萬的訂單,然后導致了大量客戶退貨、商品過期等一系列結果。雙十一原本是電商人年底沖刺業績的好時機。由于當時國內疫情爆發,物流受到影響,貨物無法交付。商家不僅沒賺到錢,反而賠了不少錢。

(圖片來自Pixabay)
公司業績不佳,收入減少。為了降低公司費用等成本,新年期間給員工的年終獎金/分紅更少的是,一些公司遭受了嚴重的損失,甚至取消了年終獎金。員工不高興,覺得互聯網的發展不好,影響了他們的收入,有跳槽或改變職業的想法,小雷認為這是合理的。
然而,這是不可避免的。疫情和經濟低迷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。電子商務行業高度依賴物流和運輸。疫情爆發后,各地將控制物流。如果快遞不能及時到達,電子商務一定會頭疼。另一方面,經濟低迷也讓消費者更加謹慎,沒有必要花一分錢。
事實上,不僅是互聯網行業遇到了“寒流”,而且不僅是互聯網以外的行業。由于需求方面的降溫,大多數行業都在下降,甚至像半導體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也面臨著裁員的危險,更不用說電子商務和其他互聯網行業了。

(圖片來自Pixabay)
當然,也有一些公司過著特別潮濕的生活。小雷曾報道過一家私營公司石油巨人,年終獎都是送的寶馬和比亞迪汽車。年終獎金是否豐厚,往往能反映一家公司去年的發展。
至于轉行,小雷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謹慎。現在各行各業都不容易。有些公司裁員太晚了。一般來說,他們對招聘不太積極,假如因為電商沒有多少錢賺或者年終獎不厚道而盲目轉行,最壞的結果就是連收入都沒了。
因此,在考慮轉行時,我們應該考慮更多的實際因素,比如未來的發展方向,我們是否能勝任新職位。這些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做家庭作業。從收入層面考慮公司的行業太膚淺了。
(封面圖來自Pixabay)